资讯中心
资讯中心

中国电网的基本特征及技术发展

2015.09.14

电能在当前社会不可或缺,然而从发电到电能的分配使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,不但要消耗大量资源,还要有足够的财力和先进的技术支持。随着社会各方面用电量的增加,对电能质量环保、成本等因素也更为重视,现有的电网模式效率低,不安全因素较多,难以满足新世纪人们的用电需求。智能电网以集成高速双向通信网络为基础,利用多种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,能够真正实现电网的安全、高效、稳定、环保、经济性,是今后的发展趋势。我国智能电网应用时间较短,优势也未能得到充分发挥,前景广阔还需进一步研究。

智能电网的自动化

自动化可代替大部分人工操作,进而提高工作效率,减少失误。配电自动化和调度自动化在过去较为常见,配电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,直接关系到用户是否能够正常用电,而配电自动化则融合了计算机、现代控制、网络传输多种技术,使得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明显提升,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。同时还能够节约成本。国外最初实现了自动抄表和线路故障自动隔离,之后再计算机网络技术推动下,逐渐形成了配电自动化、配电管理和用户自动化的综合自动化技术。我国在此方面相对落后,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对配电自动化有所涉及,目前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一段差距。

调动自动化以计算机、网络通信和远东技术为核心,具有状态监测、风险评估、负荷预测、自动调度等功能,解决了早期用电话指挥时出现的各种问题,有利于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水平,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。该技术已经历了三代,第四代技术也开始应用。

智能电网的自动化也存在有弊端:调度侧智能专家系统还不完善,未完全实现无人化操作,且控制和辅助决策系统尚无统一标准;厂站自动化水平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;虽然控制系统种类繁多,但彼此间缺少联系,协调性较差;PID控制技术难以满足越来越高的要求。所以在今后要统一各控制系统的标准,进行规范化建设。积极研究智能控制方法,尽量减少人工操作;可从国外学习技术并借鉴其成功经验。

智能电网的信息化

在信息化社会,信息化技术渗透于各个方面,电网信息化主要涉及两大方面:一是企业管理,不管是电能计量、信息管理,还是资源管理、市场调查,都需要及时获取足够的所需信息,而电网信息化则实现了这一点;二是电力生产控制,包括能量管理系统、数据采集系统、配电管理系统等。在通信硬件方面,质量性能也不断提升,上世纪70、80年代多是电力线载波和模拟微波,而如今则发展成光纤、卫星、无线、数字微波等,效率和安全性能明显提升,覆盖范围更广。十一五后,我国国家电网公司将SG186信息化工程作为重点工作,先后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工程项目,是我国电力信息化时代的一件大事。其实,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,就开始了电力工业信息化建设,受当时条件限制,主要体现在利用计算机系统监测变电站,以及电力设备运行状态。随着计算机、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,更多高新技术相继应用于电力行业。然而电力信息化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,我国在此方面信息集成度较低,易出现信息孤岛,企业间缺少交流。相关标准也不统一,在信息采集和设备上投入过多,疏忽了信息整理,利用率较低,而且企业生产控制系统经常和管理系统脱节。这就要求必须尽快统一行业内信息化标准,建立起完善的电力信息平台,并对各平台加以整合,进行集中化管理。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充分利用,进行深度挖掘,并促进生产控制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结合。

智能电网的数字化

信息是无形的,如何用一个容易度量的方法去理解信息十分关键。数字化则将信息转换为数字数据,方便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信息。而同时,计算机运行都是靠数字来完成的可以说,数字化是计算机的基础。电网数字化在国外在上世纪就已出现,我国本世纪初才提出数字电力系统的概念,能够以数字对电力系统结构、运行情况,以及企业经济效益、人员组成等进行详细的描述。电力数字化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:一是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相适应,用数字表现企业的环境和管理水平;二是与自动化建设相关,即以数字仿真技术为基础的高级应用系统。

我国目前电网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:缺少系统外的信息,如风力、光照等,相关的数学模型也较少;调度侧高级应用系统相对成熟,,但标准尚不统一,而厂站侧数字化建设跟不上调度侧发展速度。今后除了电力系统,还需考虑公共服务系统,对地质、天气等方面加以重视,并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,以更好地指导数字化建设。此外要加快厂站数字化进程,而对于调度侧,则应朝着标准化、规范化方向发展。

智能电网的互动化

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,发电与电网之间存在了互动的可能。智能电网的产生就是为了实现电网与发电之间,电网与用户之间的互动。互动是为了增加信息透明度,协调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,使管理起来变得更简单容易,并达到电力工业的效益最大化。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,如电力市场的透明度不高,破坏了电力竞争中公平、公正的原则,电力系统还没有真正实现互动化过程,今后还需进一步完善;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装机容量快速增长,但是目前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相研究相对滞后,未来还需继续努力,也可从国外借鉴成功经验。

结语

随着用电量的增多以及对电能质量和服务要求的提升,电网事业需进一步改革创新,利用现代化高科技,积极建设智能化电网。不断提升信息化、数字化水平,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其并网研究,从而提高我国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。